学校首页  首页  新闻中心  部门概况  文明之光  学习新思想  下载专区  媒体传播 
 
 
文明之光 
 学校首页 
 首页 
 新闻中心 
 部门概况 
 文明之光 
 学习新思想 
 下载专区 
 媒体传播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文明之光>>正文
齐抓共管 凝心聚力全力以赴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校党委书记杨健燕在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5-03-19 11:30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同志们、同学们:

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会议主要任务是对我校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校师生统一思想,振奋精神,鼓舞干劲,迅速投入到各项创建工作刚才,有8个“校级文明单位”、7个“校级文明创建先进集体”受到表彰,获奖代表和师生代表分别做了很好的发言,展示了我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良好风貌。今天的会议,不仅是一次表彰会,更是一次动员会。下面,对于进一步做好省级文明单位争创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凝聚创建共识树立坚定信心

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是体现学校形象和机关作风的重要标志,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学校各方面工作上台阶的新动力,对学校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一是进一步深化认识,形成共识学校党委之所以把创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作为今年的重要任务,是基于宏观形势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的因素来考虑的。上个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大学组建以来我们的硬件建设发展很快,软件建设还存在不适应的地方,需要加快发展因此从学校发展宏观形势看,创建省级文明单位,既是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凝聚师生力量培育大学精神,提升师生文明素质优化发展环境,打造学校软实力的现实要求。从学校所处的微观环境看目前我省有9所以“大学”命名的高校,其中2所是国家级文明单位,6所是省级文明单位,只有我们1家是郑州市文明单位,而且今年我校的市级文明单位已经到届期满,称号将会被取消。文明单位既是评价和反映一个单位整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性荣誉,也关系师生自身荣誉和切身利益,广大师生对进一步树立学校形象提高社会美誉度,实现更大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因此,我们没有退路,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如果创建成功,学校知名度将会进一步提高每一位教职工、每一位同学都会共享其荣。我们不仅要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具体工作中争取站在同类高校前列,更要努力在精神文明建设上进入省内高校的“大学方阵”。

二是要充分估计困难和不足,迎接挑战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省级文明单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文明单位创建指标控制越来越严,争创单位的热情都很高,压力越来越大。今年省直机关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形势更加严峻,截至目前,省直机关共有243家单位,其中有18家国家级文明单位,140家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评选采取的不是达标制,而是5年一换届到届以后,再创单位和新申报创建单位共同考核,按照比例优中选优。不考虑今年新申报单位的数量,仅今年到届的单位就有21家,而2015年省直机关省级文明单位的名额才有20个左右,竞争十分激烈。从我们自身创建情况看,不少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大家都要有忧患意识,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全力以赴投身到创建活动中去,共同为实现创建目标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是要全面把握有利条件,坚定信心大学组建五年来,全校师生讲团结、比奉献、谋发展,学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围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道德模范学习、志愿者服务、“我们的节日”、文明餐桌、结对帮扶等活动,积极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校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比如2013年,我校胡利朋同学被授予“河南省第三届省直十大道德模范”;2015年,我校被授予“河南省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我校的省直文明单位年度复查连续五年成绩为“优秀”,等等。这些成绩,也为今年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虽然有不少困难,但我们始终要牢记一句话“办法总比困难多”!五年前,我们靠着这种不服输劲头,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组建了大学,广大党员干部和全校师生在困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敢打硬仗并取得了胜利。现在我们仍然要发扬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树立坚定信心,打一场新的硬仗,让学校发展再跨上一个新台阶。

二、把握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完成创建任务

我校今年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总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着眼“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打造“书香校园”、“道德校园”、“生态校园”为抓手,以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全力以赴争创省级文明单位。

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基础。基础性工作是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的难点,也是重点。基础性工作关键是抓好长效机制的建立和档案材料的规范,学校各部门和院系要结合上级要求和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制度,及时收集资料,按照创建指标体系要求建好档案。二是抓特色。特色工作是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的亮点所在。要围绕我校“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究”、“道德模范群体现象”、“省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建设”、“我们的节日信息直报点建设”、“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等内容,认真梳理学校文明创建特色和亮点,培育具有财经政法特色的高校文明创建活动品牌。三是抓活动。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既重评比,又重平时,既重物质,又重精神,既重制度,又重执行。内容上要着力抓好学习型、引领型、常态化活动,并这些活动融入日常工作中。四是抓队伍。干部队伍是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的关键力量。我们要在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技能,加强沟通交流、进一步融洽干群关系方面做好工作。个别机关干部作风还存在懒、散、浮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以转变。五是抓落实。争创省级文明单位考核时间为2013年以来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包括15项考核指标,41个观测点,涵盖了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各单位要下大力气抓好落实,确保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

三、全校总动员人人搞创建,确保实现争创目标

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民心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在创建工作中,要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相互协调,全员化参与,全方位推进,全过程督导的工作格局,确保争创工作取得预期成效。一要全员参与创建。“众人拾柴火焰高”,创建工作要取得成功,不仅仅是几个人的事,也不仅仅是创建领导小组的事,人人要关注、人人要参与,创建为大家,创建也靠大家,没有旁观者和局外人,更不准出现不利于创建工作的言行。要积极发挥党政工团基层组织在创建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党支部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要体现先进性,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为创建活动贡献力量。二要层层落实责任制。目前,我校精神文明建设已初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文明委统筹协调、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师生员工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各单位党委(党总支)书记和院长(主任)、各部门负责人为本部门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责任人要切实履行职责,及时细化分解任务,落实到具体人,谁的摊子谁看好,谁的工作谁负责。学校对创建工作要严格奖惩考核,把争创过程中干部的表现与年终考核、提拔任用结合起来,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行动迟缓,工作不力的,要予以批评,责令整改;对问题突出,造成争创不利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三要一切行动听指挥。经校党委研究,决定成立争创省级文明单位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6个工作组,包括办公室、档案组、宣传组、培训组、环境组、督导组,具体负责实施学校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工作。在争创省级文明单位期间,各单位要无条件支持领导小组和各工作组的工作,及时完成工作组下达的指标任务。同时,要聚焦人财物支持争创工作,将会抽调相关人员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各单位要克服困难,及时安排人员交接工作,确保抽调人员按时到位、安心工作。四要抓好宣传引导。要结合实际,以多种创建形式加强对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学习宣传,营造创建活动的浓厚氛围。要通过学习宣传,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创建工作的各项要求上来;通过学习宣传,努力形成人人关心创建、人人支持创建、人人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师生开展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五要强化督促检查。学校创建办要加强调查研究,定期走访相关单位,及时掌握创建动态,制定科学合理的创建措施。要及时编印创建简报,经常性向省直文明办和省文明办汇报学校创建情况,邀请专家领导现场指导工作。及时通报各单位文明创建动态,组织经验推广交流,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同志们、同学们,今天的会议,吹响了争创省级文明单位工作的集结号,这项工作事关我校改革与发展的大局,事关我校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切身利益,尽管我们面临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但是我相信,我们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有坚定的信心,有扎实的工作,有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的奉献精神和战斗精神,我们预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谢谢大家!

 

打印    收藏
上一条:让文明素养追上现代化的脚步(评论员观察)
下一条:明日的文明 始于今日的奉献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本网站共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