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5日上午,我校在1号楼教学220报告厅召开校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研究员作报告。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全体处级干部,机关工作人员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李随生主持。
会议的主题为“中国工业强国战略”,既是一堂内容丰富的学术报告,也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讲堂,更是全校师生了解中国经济现实问题、深入学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前瞻性问题的学习教材。
报告中,黄群慧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深入研究,从第三次工业革命提出的背景、第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对我国的挑战、经济新常态与当前经济形势和中国的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等四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世界范围内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轨迹,阐述了我国面临的从农业大国到工业大国、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再从工业强国到服务业大国的历史性挑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迎接这一挑战的战略性措施和可行性路径。
他认为,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加快了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不仅使得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更为集中,产业界线也更加模糊。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服务业带动力量要比工业带动力量大,工业技术创新发展本身吸纳的就业将呈下降趋势。形势倒逼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我们要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努力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李随生在主持会议时指出,黄群慧的报告思想深邃、内容充实、逻辑严谨、数据翔实、分析透彻,使大家深受教育,深受启迪,深受鼓舞,让在座的每一个人更加明白工业在一个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深刻地理解工业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根本的标志,没有强大的工业就没有国家建设发展的坚实基础。
黄群慧现为国家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和《经济管理》杂志主编,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理事长,多所大学兼职教授;长期耕耘于企业管理研究,学术成果丰硕,已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公开发表论文二百余篇,独立撰写著作十余部,其成果曾获第十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第二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优秀专著奖、第三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优秀论文奖、第十四届国家图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