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支部党建  新闻中心  学习新思想  宣传阐释  文明之光  媒体传播  下载专区 
 
 
新闻简讯 
 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支部党建 
 新闻中心 
 学习新思想 
 宣传阐释 
 文明之光 
 媒体传播 
 下载专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备份栏目>>新闻简讯>>正文
《人民日报》刊登我校党委副书记马书臣理论文章
2015-10-30 09:19   宣传部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10月30日,《人民日报》理论版刊登我校党委副书记马书臣题为《构建育人格局 形成育人机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专题深思)》的理论文章,文章指出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要通过调动理论灌输,教书育人;实际磨练,实践育人;成果转化,科研育人;言传身教,管理育人;岗位示范,服务育人等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育人长效机制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现将全文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构建育人格局 形成育人机制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专题深思)

马书臣

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要求之德,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之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调动育人格局中教书、实践、科研、管理、服务五个要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育人长效机制,是立德树人、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基本途径。

理论灌输,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理论灌输的题中应有之义。教书育人应着力达到“四个优”:配置优质教学教材,即统一配置和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培养优秀教学师资,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行骨干教师研修、培训、挂职锻炼等,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学养深厚、品质高尚的教师队伍;探索优良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式、拓宽教学渠道、改革课程范式,实现教师学生互动、课内课外互补、理论实际互促;建设优等教学课程,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实际磨练,实践育人。实践是课堂的延伸、理论的检验、才能的展示。实现实践育人目标,应在“四个深化”上下功夫: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观,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是提高能力素质、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主题,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设红色资源基地、工业生产基地、“三农”基地、科研创新基地等;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改革,改革内容、实现与时俱进,改革形式、实现常做常新,改革制度、实现自我激励,改革机制、实现全员参与。

成果转化,科研育人。科学研究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成果转化和应用的过程即是育人过程。实现科研育人目标,需要做到“四个着眼于”: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促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和运用,促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着眼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研究和运用,促使大学生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和运用,增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言传身教,管理育人。管理育人依托于管理者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和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人格魅力。高校管理者应树立“四种意识”:政治意识,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政治使命感,影响和带动大学生发奋读书、立志成才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忠诚意识,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影响和培育大学生胸怀祖国、志在奋斗的报国情怀;责任意识,以恪尽职守的政治责任,引导和培养大学生树立民族观念、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以舍我其谁、义无反顾、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担当精神,影响和引导大学生肩负起共筑中国梦的责任。

岗位示范,服务育人。高校内部无论专业技术岗位、行政管理岗位,还是工勤服务岗位,都是服务的主体。应着力培养高校内部服务主体的“四种精神”:老老实实做人精神,善于运用这种精神影响和熏陶大学生严以修身,真诚做人、高尚做人;踏踏实实干事精神,善于运用这种精神影响和引导大学生严以律己,不事张扬、谋事要实;默默无闻奉献精神,善于运用这种精神影响和鼓励大学生严以养性,乐善好施、淡泊名利;任劳任怨勤勉精神,善于运用这种精神影响和勉励大学生严以净心,摆正心态、放平心绪。

(作者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30日 07 版)

打印    收藏
上一条: 我校教职工健身操舞协会成立
下一条:歌唱青春,绽放活力——我校第六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圆满落幕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本网站共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