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支部党建  新闻中心  学习新思想  宣传阐释  文明之光  媒体传播  下载专区 
 
 
新闻简讯 
 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支部党建 
 新闻中心 
 学习新思想 
 宣传阐释 
 文明之光 
 媒体传播 
 下载专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备份栏目>>新闻简讯>>正文
中共中央党校靳凤林教授应邀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2015-11-09 11:12 文/郦平 图/郭晓蝶  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11月7日,应我校科研处、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邀请,中国政治伦理学会会长、中共中央党校伦理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靳凤林教授莅临我校,在新校区行政楼五楼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关于《祠堂与教堂:中西文化核心价值观之比较》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乔法容教授主持。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与社会学等院系的教师、部分院系领导及研究生5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

靳凤林指出,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需要注入新的因素,需要考察中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差异,尤其是要研究对中国五千年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儒家伦理文化、对西方文明产生重要影响的基督教伦理文化。祠堂与教堂是代表中西文化差异的文化符号,内蕴着重要的价值涵义。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小农经济与商业经济、家国同构与政教对立等人文生态环境,群体本位与个体本位、差等之爱与普世博爱的价值定位对中西伦理文化的差异产生了重要影响。中西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大陆式国家主权伦理模式与海洋式国家主权伦理模式,进而形成了不同的伦理观、价值观。因而,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应辩证地看待中西伦理文化的差异,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当今社会价值观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礼治与人治的思想也具有消极影响,基督教的信、望、爱三主德对西方价值观具有重要价值,但是其排斥外部认同的价值也具有消极影响。未来的中国要在文化的综合创新中建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必须认真对待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近现代危机,进行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及文化层面的改革;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伦理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辩证处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关系,借鉴、汲取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在深度本土化和高度国际化的循环互动中建设中华文明。

靳凤林的报告从中西文化比较的视角,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坚持生活实践与理论思辨的统一,内容丰富、论析精辟,一些观点极具理论深度与学术价值,为今后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伦理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建设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创新思路与理论资源。

打印    收藏
上一条:中国科学院樊杰研究员应“三化”中心邀请到我校做报告
下一条:我校举行2015年《学生学习与生活指导手册》考试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本网站共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