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应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邀请,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农村研究院博士生导师吴理财教授在我校郑东校区做了“中国农村发展中的宗教文化——中国农村宗教发展及其理论解释”为主题的报告会。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新型农业现代化分中心、公共管理学院和部分院系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张茂松主持。
此次报告会吴理财着重从四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宗教会发展如此之快?尤其是基督教的发展。”他认为随着“世俗化”理论破产,社会日益世俗化,宗教不但没有衰落,反而日益盛行,尤其是基督教发展最为迅猛。从“空间论”角度解释,国家放松对宗教的管制,宗教有足够的空间壮大自己。从“市场论”角度来说,各种信仰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同时他指出,杨凤岗教授的“三色”结构理念认为宗教管制越严,宗教市场越大,以及宗教出现两极化,产生“个别化”和“形式化”两个倾向。从“社会论”角度分析,这是社会结构变迁的一种反应,当代中国农村文化之变的核心是公共性的消解,宗教往往被看作治疗恐惧的一剂良药,信仰的教徒找到温馨和谐的村社共同体感觉,农村宗教发展可看作是对当代中国乡村社会个体化的一个回应。
本场报告会让与会师生深入了解了我国农村宗教的发展历程,有利于师生们正确理解农村宗教文化在中国新型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