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应我校科研处、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邀请,中国伦理学会会长、国际儒联常务理事、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万俊人教授莅临我校,在新校区行政楼202报告厅举办了一场关于《如何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张宝峰副校长主持。校科研处相关领导、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教师、会计、经济、财税、国贸、工商、社会学等学院(系)师生共5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万俊人指出,如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如何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转化为当代文化的精神资源,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文化态度问题。在人类文明史上,没有哪一个民族或文明共同体能够像中华民族这样,开创并拥有独立贯通、绵延五千年多年的文明史。古埃及文明的悄然消逝、古印度文明的昨是今非、古巴比伦文明的过早夭折,使得中国文明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幸存绵延的文明共同体和文化传统。然而,回溯近百年的历史,中国的文化人反文化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我们应该找回自己的文化自信,重建文化自觉。从根本上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不可推卸的文化使命。作为文化人,既要借鉴、汲取外来蓝色文化的合理因子,也要将中华民族的黄土文化推陈出新。
张宝峰在总结时认为,万俊人教授旁证博引,通过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文化遗产的诠释,围绕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做的这场报告,表现出大家的水平、大家的风范、大家的气场。万俊人教授的讲座使我校师生既开阔了眼界,也提高了文化深度。我们应铭记中华文化五千年的文明史在世界历史上占据着优势地位,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创造性的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建构一种适合现代中国社会转型所需要的文化形态。
12月19日,万俊人在新校区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做了一场关于《当代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的学术报告。他就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剖析,提出今后伦理学理论研究值得高度重视的若干问题与领域,以及研究伦理学必须具备的知识体系等,大家受益匪浅。报告会还围绕政治伦理、技术伦理、教育伦理、生态伦理等当前的热点话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研讨。本次学术报告会由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乔法容教授主持,经济伦理研究中心的专兼职教师、伦理学专业的研究生约5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