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河南日报》第9版(理论版)发表了该报记者王丹对我校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教授李培林的题为《推动河南服务业迈向专业化和高品质》的专访。
专访中,李培林指出,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实际工作中,将服务业视为第三产业,即将服务业定义为除农业、工业之外的其他所有产业部门。服务业包括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公共性服务业等。他认为,“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是对未来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可以理解为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改变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函数,降低其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供给的增加,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提升其竞争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知识产权密集和服务品牌价值高端方向发展。“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可以理解为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应着重坚持四个理念:一是大力倡导崇尚绿色环保、讲究质量品质、重视文化内涵的生活消费理念;二是坚持质量为本、提升品质水平的发展原则;三是推动生活性服务业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四是推动生活消费方式由生存性、传统性、物质性向发展型、现代型和服务型转变。
李培林认为,总体来看,在全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河南服务业发展表现突出,经济活跃度进一步提升。全省经济增长动力已从主要由第二产业拉动向第二、第三产业共同拉动的格局转变,服务业已成为支撑河南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依然存在服务业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现象。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转型升级应做到:第一,明晰生产性服务业的总体定位、功能定位、产业及其空间布局定位。第二,发展服务业与发展先进制造业相结合。第三,充分利用河南的区位地理位置,依托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打造全国性的航空、铁路、高铁、公路等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现代物流业大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优势。第四,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动服务业对内开放。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质量提升应做到:第一,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开放。第二,加大生活性服务业的有效供给。第三,加快推动信息化与城镇化相结合。
原文链接:http://newpaper.dahe.cn/hnrb/html/2016-04/22/node_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