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实现精神富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实现精神富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同一个历史活动的双重结果,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双向互动的。马克思从人类直接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将人民群众对于物质世界的生产实践活动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界的改造来获取自身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则从改造环境的活动中来达到人的自我改变、自我实现和自我解放,这也是人类实践的最本质的内容。人的实践活动过程是包括了自然界的人化和人自身的发展的双向历史进程。因此,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就是人自身的进步与文明程度的提高,就是人的生存状态的不断改善、人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逐步展开的历史过程,人们在实践中更新他们所创造的财富世界,同样地也在更新他们自身,在改造环境中实现物质世界与人自身的共同发展进步。 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有两个,一是生产力发展,二是社会公平正义,前者要解决物质富裕的问题,后者则要解决精神富有的问题。社会主义之所以从空想发展到科学,首先是因为它获得了“现实基础”,而“现实基础”的主要内容就是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社会主义并不仅仅是要富有,要发展生产力,还要实现人人平等、精神富有的价值目标。精神富有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社会既是一个能够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也是一个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等相处、民主协商、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精神富有社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改革开放30年宝贵经验时特别指出,必须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这深刻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任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大大深化了。 实现精神富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要求 精神富有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主观世界不断完善、精神内容不断向上向善的过程和状态,是人的知、情、意不断丰富提升,社会的真、善、美不断显现的过程和状态。建设精神富有的社会,就是要使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受到良好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民主法治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和生态文明素养,拥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共同的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推动优秀文化产品大量涌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展多层次、宽领域对外文化交流格局,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了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然而,精神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实现精神富有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随着我国步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社会价值观念日趋多元,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精神层面面临的挑战与困惑日益增加。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面对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建设精神富有的现代化社会越来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实践的客观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