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这对于新形势下筑牢思想防线,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充分认识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能否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前提。理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只有在理论上明辨是非,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错综复杂。从国际看,各种文化相互渗透,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西方国家加紧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从国内看,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意识和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甚至出现一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些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如果在对待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问题上发生动摇,就会动摇我们事业的根本。
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一条重要经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全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始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当前,党内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少数党员、干部甚至接受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念。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就是要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决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和各种敌对势力的渗透,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历史表明,越是处在重大的历史关头,越是面临严峻的现实考验,越要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在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只有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界限,才能在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前,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形成全国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不可能有政治上的坚定。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判断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首先要以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和基本原理为标准。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普遍规律,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和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必须把它作为严密的科学体系,准确地加以理解和运用。如果把它的某个方面或某些观点从其整体中游离出来,加以片面夸大、绝对化,就会损害它的科学性。历史上,一些人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惯用手法,就是歪曲、肢解、割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摘取马克思主义的只言片语,代替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精神。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是照搬的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是否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往往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某些个别结论,而是根据变化了的情况作出适应新变化的科学回答,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列宁是如此,毛泽东也是如此。历史证明,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把握它的真谛,充分发挥它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的伟大作用;而以非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只能败坏马克思主义的声誉,甚至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反面,从而给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危害。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一定要以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根据。在当代中国,就是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是真正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对立
当代中国,在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如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等。这些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存在着根本的对立。
马克思主义是否已经过时,是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对立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伟大学说。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也不会过时。但是,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则认为,当今时代主题已经转变,马克思主义“早已过时了。”“过时论”的错误在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教条化,一旦某个观点不能说明变化了的情况,便认为整个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表明,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对立的又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是指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在意识形态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但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却大肆宣扬指导思想多元化。有人提出要“疏离”主流意识形态,有人认为西方的“后现代观念”有解构“正统意识形态”的作用,还有人主张“儒学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主要成分”。这些言论,其反马克思主义的倾向是一目了然的。马克思主义并不简单地排斥西方优秀思想文化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那种企图以西方现代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取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思潮,既不符合科学,也不符合现实。
是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也是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对立的一个重大问题。坚持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领导地位,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而反马克思主义者则极力否认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及其领导地位。在他们看来,社会主义将由那些随着生产力发展而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来领导。同时,他们提倡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制。近些年来兴起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重新评价”为名,贬低和否定革命,诋毁和嘲弄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把它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历史虚无主义否定革命,歪曲历史,其实质是否定党的领导地位。
是否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对立的又一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基本经济制度上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就在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而反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生产资料的主体结构不是衡量社会性质的标准。一些新自由主义者主张全面私有化和市场化;一些民主社会主义者,污蔑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号称真正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极具煽动性和迷惑性,引发了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动乱,必须高度警惕。
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
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当然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规律。因此,必须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
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要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深入学习并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大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战斗力。要研究人们普遍关心的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澄清各种错误观点和模糊认识,引导人们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必须增强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要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政治信仰。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过硬的能力和素质,增强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大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引导人们辨别是非、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要用马克思主义牢牢占领意识形态阵地,用健康的文化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对于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挑战和攻击,要高度重视,坚决斗争。
必须处理好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关系。政治与学术不可截然分开,但政治不等于学术。不能把政治问题当成一般学术问题,更不能把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必然会以理论争论的形式出现,但并不是所有理论争论都是意识形态的斗争。学术理论自身的发展,也要通过不同流派、不同观点的讨论、争论得以实现。要清醒地看到,学术争论同意识形态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有些学术理论问题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分辨政治问题和学术问题,正确理解和坚决贯彻党的“双百”方针。
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排斥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存在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既强调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主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新形势下,我们要提倡不同文化形态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要研究把握社会思潮演变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和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充分挖掘和鼓励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群体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凝聚各方力量,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二、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自觉划清“四种界限”,其中之一是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要求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切实做到划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对于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抵制错误政治思想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重视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这次全会《决定》确定的一个新概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中用的概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民主的首要界限在于,当代中国的民主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西方民主强调权力分立,通常被称为“三权分立”,没有统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西方民主的首要标志是有相对强大的议会,有些国家实行一院制,多数国家实行两院制。两院制也是分权制衡的一种形式。我国则实行邓小平所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对于中国这样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把国家的最高权力统一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完全必要的,在统一的最高权力机关下划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国家元首和中央军委等权力与这几种权力的分工协作,体现了国家权力的统分结合。这三十余年“中国奇迹”的形成,初步而有力地证明这种权力结构“最符合中国实际”,最有利于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民主最明显的界限在于,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这既不同于苏联式的绝对一党制,也不同于西方式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中国的这种政党制度既避免了苏联式的一党制下执政党不受他党监督的根本弊端,又避免了多党竞争制下互相攻击、互相贬低的弊端。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多党制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党派斗争上,在宏观决策上是低效的。一些不发达国家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低下的情况引进西方民主的多党竞争又难于健全,常常出现政局动荡,远不如有些东亚国家在开明集权下集中力量推进现代化成效卓著。在评析西方民主的多党竞争时,不能把多党竞争与多党制混为一谈。有的国家虽然实行多党竞争,却属于公认的两党制,如英国;有的是多党竞争、一党独大,如新加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的第三条界限在于,当代中国民主的指导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而当代西方民主普遍奉行自由民主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论,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当代西方民主的基本理论包括新保守主义、政治新自由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等三大政治思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保障政局平稳的必然要求。当代中国一元指导思想与多元文化发展相结合,使中国文化趋向大繁荣大发展,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又避免了社会转型进程中思想观念的大混乱和严重冲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与当代中国的文化紧密联系为一体的,而西方民主是与西方各国文化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民主的第四条界限在于经济基础的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归根到底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所决定的。这种经济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正在发展和健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早已不是改革前的单一公有制。西方民主的经济基础是以资本私有制为主体的资本主义商品(市场)经济;从所有制结构来看是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混合经济。从生产力和社会文明水平来看,西方民主是发达国家的民主。中国目前处于、在今后约四十年内仍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不能脱离初级阶段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水平,而要和这几方面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助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在三十余年间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扩大了中国人民的人权、自由,开创了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的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水平大大提升。
三、划清基本经济制度和私有制与单一公有制的界限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
在关于我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个大是大非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改革的方向应该是私有化,认为只有私有化是“人间正道”;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改革出现了方向性错误,公有制经济的规模缩小了,国有经济力量削弱了,主张回到传统公有制的老路上去。这两种观点都是不符合我国实际的,都是错误的和有害的。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必须自觉划清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
首先,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一方面,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公有制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为只有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才能保证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公有制为主体,包括起主导作用的国有经济和作为公有制重要组成部分的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所有制如股份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既包括量的规定,也包括质的规定,更重要的体现在公有经济的控制力和导向性上。另一方面,只有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确保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原则和分配性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就为广大劳动群众拥有和占有公有资产,享有公有资产的收益,提供了物质前提。特别是针对目前社会上出现的社会分配不公和两极分化问题,党和政府提出,要增加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在一次分配中要更加注重公平。只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才能建成惠及十三亿人的全面小康社会。再一方面,我国是在生产力非常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这就决定了当前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为极大地焕发出生产力的生机与活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财富,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其次,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是我们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制度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在快速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扩大就业、繁荣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保证和促进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辉煌成就的取得,正是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下实现的。事实雄辩地证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最后,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就要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两种倾向。为什么不能搞私有化?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实行了私有化,发展中国家要想富强也必须走这条路。事实上,在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少数,只占10%左右;大部分实行私有制的亚非拉美国家,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全球最贫穷的50个国家,实行的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尽管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低谷、遭到挫折,但也并不意味着就是原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私有化的胜利。事实证明,消灭公有制实现私有化的所谓“休克疗法”,并没有给这些国家带来经济上的腾飞。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以官僚、买办、大地主、大资本家为主的私有制经济,并没有把中国引向繁荣富强,而是饱经内忧外患、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即便在改革开放以来,鼓励发展多种非公有制经济,也必须始终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从经济制度上讲,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如果放弃和否定公有制,搞全盘私有化,必然会出现社会主义性质的演变和自我否定。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单一的公有制,片面追求公有制的纯而又纯,违背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规律,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在我国也是行不通的。
四、划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腐朽文化的界限
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
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先进思想文化的引领,需要强大的思想文化力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1.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具有本质上的先进性
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人类既创造了日益雄厚、日益发达的物质文明,又创造了源远流长、绚丽多姿的思想文化。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文化不仅呈现出民族性、地域性的特征,而且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发展阶段相联系的。纵观人类发展史,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因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也就拥有不同性质、不同形态的思想文化。同时,由于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复杂性,性质和形态各异的思想文化也会在同一国家、同一民族并存共处,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状态。
先进思想文化顺应历史潮流,反映时代精神,代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方向,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当今中国,作为思想文化的主体和主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居于核心地位,代表和引领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具有其他思想文化无可比拟的先进性。那么,它的先进性体现在哪里呢?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迄今最先进、最科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指引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民大众提供了新的世界观、新的理想、新的道德和新的精神。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精神,为全社会提供着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服务,具有鲜明的人民性。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享有者。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本质区别,也是其先进性的根本体现。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不是只为少数人垄断的精神奢侈品,而是来自于人民、发展于人民、服务于人民,由人民共建共享的思想文化。着眼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根本目的和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它内蕴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格,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丰富自己的内容。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深深植根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融入人民群众开拓美好未来的历史进程,从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在历史的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在人民群众的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时代气息。
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具有鲜明的开放性。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绝不抛弃以往时代的成就,而是吸收和借鉴人类思想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成果。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始终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又以博大的胸怀积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综合创造、推陈出新,熔铸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2.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犹如一条长河。要川流不息,奔腾向前,既不能塞其源,也不能断其流。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承,都是在既有文化传统基础上进行变革、创新与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充分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古代中国在天文历法、地学、数学、农学、医学和人文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曾独步一时。直到15世纪以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保持了千年的领先地位。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地承万物的气魄,因兼容并蓄而丰富多彩,因推陈出新而充满活力,因特色鲜明而远播四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也应当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创造性转化、实现新的升华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和而不同”,强调社会和谐。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和合”的思想,追求人际和谐、身心协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崇尚“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美好人格,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我们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便是对注重社会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协和万邦”,强调亲仁善邻。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中国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今天,我们继承爱好和平的优良传统,就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团结统一,强调独立自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家庭,很早就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团结统一的意识深深积淀、内化在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之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具有坚不可摧的力量,近代历经屈辱的中华民族经过全民族百年抗争重新站立起来。今天,中国始终坚持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坚持从本国国情出发,探索出一条独立自主的发展之路。
概言之,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醇厚中和、刚健有为的人文品格和道德风范,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影响,为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行为方式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而且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已经产生并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中华文化是我们共同的骄傲、共有的财富,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迹”。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化的承载者、传播者,有责任、有义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照耀中华数千年的文明之光在当代中国熠熠生辉、发扬光大。
同时,应当看到,作为历史产物的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其历史局限性,它既包含有许多优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特别是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封建主义思想文化根深蒂固。这种糟粕成分,集中表现为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比如,官僚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家长制作风、迷信活动等。在当今社会,这些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依然存在。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腐蚀人的心灵、败坏社会风气,影响和阻碍社会发展。“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发展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必须坚决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抵制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关键是要对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科学梳理,在继承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毛泽东同志历来主张:对于传统文化,一定要用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进行分析,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反对食古不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反复强调,要积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肃清封建主义残余,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要采取“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辨析、剔除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成分,同时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努力在承前启后、推陈出新中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3.积极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世界文化是丰富多彩的。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都是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使中华文化不仅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而且站在世界文化发展进步的潮头。要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对外来文化进行具体分析,立足国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既大胆吸收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又有效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在当今世界文化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不平等现象。在全球信息流动中,90%以上的媒体资讯是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控制的。在全球互联网服务器的存储中,美国提供的一般信息占80%,服务信息占95%。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思想文化借助经济、科技和传播上的优势迅速扩张。作为当代西方思想文化重要形式的西方社会思潮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此背景下,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西方思想文化?
西方思想文化来源于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文化、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早在古希腊时期,西方就产生了几何学、天文学、数学等学科,成为近代科学的起源。近代的天体运行论、万有引力定律、进化论,现代的量子论、相对论等学说都形成并发展于西方,对人类历史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主张个体自由,形成了权利本位观念,派生出西方的人权观念、民主观念等等。应当承认,西方思想文化在历史上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
当代西方思想文化的主体是资本主义思想文化。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是在长期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和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启蒙思想家,在人类以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进步的理论和观念,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进。同时,也应当看到,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从本质上讲,是围绕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统治秩序而形成的思想文化体系。它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服务于资本增殖和资本统治,隐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文化危机。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有其消极或腐朽的一面,存在着错误、落后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及其生活方式。
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集中表现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在拜金主义看来,金钱是万能的,追求金钱是人生最高目的,为了获取金钱可以不惜代价、不择手段。拜金主义的盛行,会导致道德沦丧、诚信缺失,失去社会的精神支柱、精神家园。享乐主义关注的是物质享受和感性快乐,认为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追求享乐。有西方学者直言不讳地说,“在文化上证明资本主义正当的是享乐主义”,而这种享乐是一种“世界末日来临般的享乐”。享乐主义的泛滥,会导致个体精神空虚、政治腐败黑暗、经济畸形发展、社会矛盾激化。极端个人主义把追求个人利益当做唯一目的,把他人当做实现个人利益的手段,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极端个人主义是以权谋私、行贿受贿、贪赃枉法、腐化堕落等现象的重要思想根源。恩格斯曾经指出,在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下,“每个人都必然力图抓紧良机进行买卖,每个人都必然会成为投机家,就是说,都企图不劳而获,损人利己,乘人之危,趁机发财。”极端个人主义的蔓延,势必会造成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对立,破坏和谐的人际关系。
西方思想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思想文化体系,其中既有精华,又含糟粕。那种主张西方思想文化全盘皆好,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对其应照单全收的观点;那种认为西方思想文化皆为腐朽,对其应根本拒斥的观点,都是片面的。
吸收借鉴西方思想文化的有益成果,要进行科学辨析。要分清哪些是体现人类社会进步本质要求的、有益的文明成果,哪些是仅仅与资本主义世界观相联系的、腐朽落后的东西。即使是某些有益的、合理的成分,也要看其是否适合中国国情。有些思想文化在西方是适合的,但简单照搬到中国就不一定合适。德国思想家歌德说过:“只有不模仿其他民族而从其自己的精髓和一般的需要出来的东西是于国民有益的。因为对于在某种时代阶段的国民可作滋养的东西对别的国民或许是毒物。”因此,对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加以辨析。吸收西方有益文化成果,必须经过消化、转化、融合和创新的过程,既要摆脱封闭保守思想观念的束缚,又要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择善而从,使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为社会主义服务。
对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要充分认识它的危害性,予以坚决抵制和严密防范。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一些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乘机涌入,并同我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相互胶着,腐蚀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威胁着我国的文化安全,构成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严峻挑战。中国有句古训:“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只有坚决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才能保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健康发展。对此,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明确提出:“要批判和反对崇拜资本主义、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倾向,批判和反对资产阶级损人利己、唯利是图、‘一切向钱看’的腐朽思想,批判和反对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必须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否则我们就不可能建设社会主义,就会被种种资本主义势力所侵蚀腐化。”
4.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它把我们党倡导的基本理论、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系统凝练地整合在一起,集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之大成,决定着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性质和方向。
当前,我国改革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阶段性特征。特别是随着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和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刻变化,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的与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与落后的相互交织。这既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社会思潮的纷纭激荡。面对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认知、认同上下功夫,在贯穿、融入上下功夫,在践行、示范上下功夫,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御各种错误思潮、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更好地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以科学的理论指引航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这种灵魂作用在于,马克思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着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的作用。在当代中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才能正确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解决影响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传承与创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发展。只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以共同的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赋予民族复兴新的强大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唱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时代主旋律,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共同奋斗。必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正确认识改革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把远大理想和现实努力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贯彻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以崇高的精神鼓舞斗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十分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同时,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深刻变化,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汲取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以优秀的道德培育社会风尚。“风俗,天下之大事。”社会风气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领作用,引导人们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坚持“八荣八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摆正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关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主义文明风尚。
5.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对当今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的竞争、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对文化发展的要求,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迎着新中国的曙光,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开启了新纪元。“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等一系列方针原则的确立,为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蓬勃发展,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重大成果,极大地激发了亿万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建设新中国的高昂热情。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就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有力推动了文化生产力的解放、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展开,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提升,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文化事业快速发展,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文化企业活力大大增强,文化产品琳琅满目,文化市场空前繁荣,文化“走出去”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我国正迎来一个文化发展“黄金时期”。2004年以来,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15%以上,比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6个百分点。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产业逆势上扬,成为经济寒冬中的一股暖流。可以说,通过多年来的改革实践探索,我们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初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高扬社会主义先进思想文化的旗帜。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今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加速期,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国内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样多元多变,迫切需要我们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凝聚社会共识,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唱响时代精神的主旋律,深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宣传教育,不断发展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思想文化保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与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文化需求的关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正确认识“两种属性”、“两个效益”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正确认识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关系,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增强文化发展的活力;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正确处理发挥政府作用与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的关系,努力形成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努力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大力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正确处理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的关系,通过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化水平确保文化健康有序发展;正确处理文化与科技的关系,把运用高新技术作为推动文化建设、提高文化创新能力和传播能力的新引擎;正确处理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性与培养造就大批文化领域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等新型人才的关系,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