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新闻中心  学习新思想  宣传阐释  文明之光  媒体传播  下载专区 
 
 
学习新思想 
 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新闻中心 
 学习新思想 
 宣传阐释 
 文明之光 
 媒体传播 
 下载专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学习新思想>>正文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宝贵经验
2009-03-18 00:00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进行以“改变世界”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实践的必然选择,也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一条宝贵经验。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工人阶级第一次具有了阶级意识,成为自己解放自己的历史主体。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实践在内的历史活动,本质上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然而,人民群众要真正成为历史主体,自己解放自己,是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后才成为可能的。这不但是因为这个时候才具备了实现解放的客观历史条件,而且是因为只有工人阶级才具备认识本阶级地位和解放条件的历史主体条件。但是,工人阶级并非天生就能做到这一点。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工人阶级才获得了本阶级的阶级意识,由自在阶级上升为自为阶级。其原因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资产阶级民主形式下,“只要被压迫阶级――在这里就是无产阶级――还没有成熟到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这个阶级的大多数人就仍将承认现存的社会秩序是唯一可能的秩序,而在政治上成为资本家阶级的尾巴,构成它的极左翼。”因此,工人阶级要自己解放自己,“让思想冲破牢笼”,提出不同于剥削阶级的阶级要求,就需要接受先进理论的武装。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的伟大功绩时指出,正是他第一次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

只有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成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指导思想。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工人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显著标志。列宁认为,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看,理论斗争是和政治、经济斗争相并列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三大任务之一,“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毛泽东同志在系统总结我们党革命和建设基本经验的基础上,鲜明地提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必须明确,以“改变世界”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实践必须在认识历史规律的基础上统一思想,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关键在于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无论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是第一位的问题。只有正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才能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才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毛泽东同志将此视为党的学风问题,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毛泽东同志大力倡导的就是“有的放矢”、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风。邓小平同志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句话本身就是普遍真理。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叫普遍真理,另一方面叫结合本国实际。我们历来认为丢开任何一面都不行。”江泽民同志也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从实际中来并被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学懂,也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用好。”胡锦涛同志在科学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宝贵经验时明确指出:“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致的、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只有在与实践的结合中、在指导实践发展的同时不断发展自身中,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代替的历史规律,但对于人类社会这一发展规律的具体认识,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指明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根据和政治形式,但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具体道路,还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探索;马克思主义给了我们把民族命运放在世界历史背景下重新审视的世界眼光,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还要靠我们创造性的实践去开拓。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坚持,在成功开创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同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不断发展,更好地发挥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打印    收藏
上一条:指导思想一元化是客观规律
下一条:理性的认识 历史的结论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本网站共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