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取向,是指人们把某种价值作为行动的准则和追求的目标。理论也有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价值取向,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一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促使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是十分清楚,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失误,遭受了一些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通过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我们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化,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从邓小平同志的这些论述中不难看出,在中国共产党人心目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归根结底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促使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所处的方位、所肩负的任务以及党员队伍状况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社会阶层构成也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如何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深入思考,集中全党智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赋予党的性质、宗旨以新的内涵,为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地承担起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指明了方向。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促使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人心所向。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离开发展,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会失去基础。因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价值取向的鲜明体现。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是指引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理论,是受到广大人民衷心拥护和欢迎的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