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新闻中心  学习新思想  宣传阐释  文明之光  媒体传播  下载专区 
 
 
学习新思想 
 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新闻中心 
 学习新思想 
 宣传阐释 
 文明之光 
 媒体传播 
 下载专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学习新思想>>正文
温总理下基层办三件事当成干部“习惯”
2010-01-05 00:00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27日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就当前经济形势、明年经济工作和其他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在回答记者有关到外地考察工作的问题时,温家宝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我确实加快了工作的步伐,经常下到基层,已经走了20多个省(区、市)。我跟基层的同志讲,我说我要跑遍各地,直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取得最后胜利。我下到基层其实主要办三件事情:第一是传递信心;第二是了解情况;第三就是研究制定政策。(2009年12月28日人民网

温总理亲民爱民,始终心系群众、情牵百姓,已经为人所共知。总理还特别忙碌,经常下基层,几乎没有休息日。正如记者在采访时所说的,今天是星期天,您没有到外地去考察,好像有点破例了。我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应对金融危机以来,您到外地考察的次数有36次,而且常常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我听说在您身边的工作人员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总是要提前地把行李打好,准备随您到外地去出差,已经形成一个惯例了。

是的,领导干部下基层,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这是领导干部了解基层、熟悉基层,倾听民声、体察民情、关注民生的重要工作方法。但是领导干部下基层,该怎样做、如何行,倒是很有讲究,也很能折射一种精神和作风。

当前,正值岁末年初,乃是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听民生、访民意、体民苦、谋思路、促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员干部如何在下基层的过程中,树立好的形象,带去好的作为,至关重要。温家宝总理所坚持的“下基层办三件事”的做法,无疑是一面“镜子”、一把“尺子”,更是一种无形的要求,给人民公仆的含义作了一个生动的注脚。

可是,反观时下,少数领导干部的“下基层”,却走了样、变了形。其一,下基层不是给基层传递信心,而是给基层带去伤心,让基层闹心、烦心,对中央和上级精神理解得不清不楚,还一瓶不响,半瓶咣当。并且要求层层对等接待,否则就满肚不高兴。“见见面,握握手,吃顿饭,人就走”,是老百姓对一些干部下基层“一阵风”和搞形式主义的最好写真。其二,下基层不能了解情况,也不可能了解真实情况,满足于、习惯于、擅长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善于像温总理那样“一脚”深入到群众之中,而是浮在上面,开个所谓的汇报会,大家照稿念,再选择一两个事先不知道排演过多少遍的现场去走一走、看一看而已。其三,不会研究制定具体措施,也拿不出什么科学决策,因为根本没有真正进村入户调查、了解民情、听取民声,要说决策,充其量也只能是“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办法多”的盲目决策。可笑的是,一些干部尽管对基层情况了解得不明不白,还下车伊始,咿哩哇啦,一副钦差大臣的架势,全然不觉脸红。

其实,像上述这样的干部与其下基层,还不如不下基层,或者说他们根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下基层,而是将下基层当成了秀基层、扰基层、害基层。这样的下,百姓非但不欢迎,还可能在背后骂娘,败坏的是党和政府的光辉形象。当然,还有一些干部,平时根本就不想、不愿下基层,窝在机关里、办公室中,批批文件、开开会议,或者热衷于繁文缛节的迎来送往、灯红酒绿的应酬交际,对基层情况更谈不上了解,也自然就不可能给基层传递信心,而只能喊喊口号;也就不可能作出科学决策了,而只能做所谓的“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的“三拍”干部了,缺乏亲民形象,而只能是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的官僚嘴脸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该说,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素来注重把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的建设的大事来抓,经常深入到干部群众生产和生活的第一线,访贫问寒,问计于民,树立了良好的亲民、务实作风与形象。众所周知,温家宝总理的“我下到基层主要办三件事情”,他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更是马不停蹄、密集调研考察,而且常常是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下基层传递信心、了解情况、研究制定政策,为化解金融危机影响,推动经济回稳向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肯定地说,党员干部多到基层走一走,多和群众在一起,可以了解民生疾苦,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给群众排忧解难,这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责任的生动体现。

毫无疑问,党员干部必须经常性地下基层。但是,要下,就得要像温家宝总理那样下基层主要办三件事情,而且要将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下基层办三件事”,说起来简单,而要真做到位,很难,它要求形到更要神到,身到更要心到。这应该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的一个惯例和终生养成的“习惯”。

打印    收藏
上一条:胡锦涛的“新年第一文”有何不寻常?
下一条:卢展工:站在老百姓立场看问题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本网站共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