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新闻中心  学习新思想  宣传阐释  文明之光  媒体传播  下载专区 
 
 
新闻中心 
 学校首页 
 首页 
 部门概况 
 新闻中心 
 学习新思想 
 宣传阐释 
 文明之光 
 媒体传播 
 下载专区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创新引领 系统推进——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
2024-07-03 20:42 文/郑卫丽、张静 图/郭大鹏 视频/曹恒    (点击:)
[文章下载] [字号: ]


7月3日,校党委书记、校长司林胜主持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专题学习研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学习研讨以现场教学、专题讲解、交流发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会前,大家到河南省人工智能展览馆参观学习,参观了智慧教育、智慧后勤、科学素质等展区,听取了工作人员关于展览馆和研究院智慧校园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实训室建设的介绍,沉浸式体验科技创新在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刻感受到人工智能是科技领域的一场革命,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会议邀请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张啸剑教授就“我校如何拥抱人工智能”作专题讲解。张啸剑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人工智能、数据要素与新质生产力的关系,阐述了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特别是对财经政法类院校的影响,并对我校如何拥抱人工智能提出了制定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计划、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快人工智能软硬件设施和研究中心(实验室)建设等具有前沿性、针对性的建议。

司林胜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怎样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丰富发展,也是对生产力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更是在新发展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遵循,为高校找准发展定位、探索教育改革路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等提供了有力指引。

围绕如何阐释好、回答好发展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何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何为”的问题,司林胜强调,要全面把握、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的内涵要义,立足学校发展实际,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的全面改革,破除制约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凝聚学校事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共识。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聚焦重点打好主动仗。一是深入推进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革。要强化学科建设的龙头牵引和辐射带动作用,以学科—人才—资源“一体化”配置为抓手,以内涵建设为主线,建立健全与产业发展联系密切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高峰”优势学科牵引、“高原”特色学科助推、“高地”传统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进的发展态势,进行有组织高水平的学科布局;要以学科为基础组建高水平学术团队,增强师生跨学科融合能力、从事前沿问题和重大课题研究能力,切实提高学科引领学校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要深入推进书院制社区化管理、学部制、大部制、完全学分制改革,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二是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要推动以质量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高效运用、深度融入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构建以创新为导向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要坚持引育并举,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加快构建多维人才体系,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各领域锻造高素质人才和师资队伍;要持续构建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生态,坚持五育并举,畅通建立学部(学院)与书院、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围绕人工智能进行专业设计、学术学科资源聚集,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更加充分彰显我校作为特色骨干大学在行业和产业发展中高端人才汇聚地、培养地的优势。三是努力打造区域协同创新策源高地。要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特色骨干学科优势,依托现有的20余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和研究平台,聚焦数字经济、生态文明、社会治理等领域,深化人工智能研究应用和开展有组织科研,打造“财大”智库品牌,产出有影响力的智库成果;要持续加强校地、校企互动,增强学科专业设置、科学研究等与信息技术发展的适配度,凝聚和链接行业、产业等优质社会资源,创新合作办学模式,建立多领域实践实习教学基地,搭建协同创新、创业孵化平台;要加强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完善科学研究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重大课题研究攻关,增强对新兴产业、实体经济发展的融合研究,形成“政产学研用”联动效应,打造校校-校企-校地协同创新生态链条,在科技创新的赛场上奋勇争先、力争超越。

校领导高京燕、刘荣增、杨田、朱金瑞、陈晓景、赵楠、张扬、王利军分别结合研究领域和分管工作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我校要切实增强高等教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使命担当,激发改革创新内生动力,积极把握和科学应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在持续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扎实推进教育教学评价改革、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着力攻关科研难题、统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积极适应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数智化建设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要按照校党委的统一部署,在各自分管的工作领域将各项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代表,党委组织部部长罗松远、发展规划处处长蔡伟峰分别围绕新质生产力理论对学校综合改革的方法论意义、着力构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资源配置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作了发言。

(供稿单位:党委宣传部;审核:刘绍辉;编审:刘军;签审:刘绍辉)




【新闻深一度】

张啸剑教授关于我校如何拥抱人工智能的专题讲解主要内容

1、人工智能、数据要素、新质生产力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基础性资源和战略性资源,也是重要生产力。人工智能或者大模型是基于数据要素的一类算法的基础设施。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目前人工智能已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和来源,而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能够产生高质量的数据要素;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核心在于数据要素的跨行业流转共享,而数据要素的流转共享可以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实施。

2、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人工智能从个性化教学、课程设计与评估、辅导与评估、实验与环境模拟、学术研究等方面对传统高等教育有一定的冲击。例如人工智能能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和背景,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均推出自己的智慧教学平台,这些智慧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方式。

3、我校如何拥抱人工智能

目前国内知名财经政法类院校采用人工智能赋能自身学科发展。以经济学、管理学与法学为例,这些高校均开设了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数字人力、数字营销、法学+数据科学等专业。实际上,人工智能同样能够赋能我们学校诸多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例如人工智能赋能经济学专业(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型经济)、人工智能赋能管理学专业(人工智能+商务分析、人工智能+数字营销)、人工智能赋能法学专业(人工智能+智慧司法、人工智能+法律大模型)、人工智能赋能金融专业(人工智能+智慧金融、人工智能+数字金融)等。在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应用、建设“数字化经济强国、金融强国”的背景下,人工智能为数字化经济、数字化金融、数字化社会等提供强大动力。同时,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财经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财经政法类院校的人才培养产生了多重冲击,我校发展人工智能需要有这样的紧迫感。目前,我校出台了深化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印发了学科建设“攀峰计划”实施方案、人才梯队建设“登峰计划”实施方案、高水平课程教学团队实施意见等,这些措施为我校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与生产土壤。

4、对我校拥抱人工智能的具体建议

一是制定具有我校特色的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二是赋能全学科,学科交叉融合。每个专业开设AI应用类课程,实现人工智能深度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覆盖。三是拥有我校特色的人工智能软硬件设施。打造全校数据流转共享平台、算力网络平台、计算一体化平台、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等。要拥有自己的人工智能师资队伍,开设人工智能通识精品课程等。四是拥有我校特色的大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实验室,服务于学校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推动课程数智化,提升本科生/研究生人工智能实践能力。


拥抱人工智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教学科研怎么做

教务处处长李伟平: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人工智能为破解教学难题、革新教学样态带来了机遇。学校鼓励并倡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拥抱AI,通过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学校的计算机类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中将逐步加大人工智能内容的含量,既尝试用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也探索用人工智能赋能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务处将联合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教师就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应用做相关培训,并在教学范式改革、教学质量工程等教育教学项目上鼓励教师在“人工智能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面积极立项。

科研处处长姜保忠:学校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和新质生产力领域研究工作,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在人工智能、智慧学习、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等进行重点关注与挖掘培育。2022年以来,全校共发表人工智能学术论文9篇,立项课题13项,举办主题学术讲座8场,外出参加主题学术活动4场。建设和培育“河南省建设工程元宇宙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研究平台5个、“大数据研究院”等校级研究平台3个、“人工智能安全与隐私研究中心”等院系级研究平台9个;与企业共建“数智化新质生产力校企研发中心”等校企研发中心9个,立项新质生产力相关课题17项。今后,科研处将以深化学科治理体系综合改革为抓手,加快变革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为提升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研究提供强有力团队、平台、课题和激励支撑,推动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研究与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同频共振、良性互动。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我校学者在行动

近日,我校学者围绕在具体行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研究探索,立项了相关课题。

李冻菊《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新质生产力作为一种以创新为主导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其核心在于通过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生产特征,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实现。这种生产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而低碳试点政策正是这一过程的重要推动力。低碳试点政策的实施,通过引导和激励城市在能源消费模式优化、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推动了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此外,低碳试点政策的实施还促进了对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问题的深入研究,例如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如何构建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等。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体系,从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邵月《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体医融合人才培养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2035年建成健康中国。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题中应有之义。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需要在健康服务人才“扩军”的基础上“提质增效”,打造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课题以人才培养为视角,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从“运动是良医”“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出发,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探索提升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的路径。

宋巍《新质生产力赋能河南省内河航运服务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新质生产力要求着力打通束缚经济发展的堵点卡点,积极促进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内河运输是进一步完善河南省现代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我将从提升水路运输服务能力、优化船舶运力结构、培育水路运输“豫军”品牌三个维度着手,通过技术创新、资源优化、环境友好和创新服务模式等方式,为河南内河航运赋能,推动其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王闪闪《河南省农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研究》: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我国要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强国建设。我的研究,将从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视角出发,构造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统计测度方法,可为相关研究提供方法论支持。另一方面,测度研究也为客观准确把握我省农业新质生产力各个维度发展水平、厘清农业新质生产力宏观增值绩效和微观企业发展的连接关系、挖掘经济效率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双重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难点提供判断依据。

杨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基于ESG助推数字化转型的视角》:在全球经济体系中,企业ESG逐渐成为判断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课题将新质生产力纳入研究对象,构建ESG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而赋能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路径,通过探讨ESG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对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具体影响,筛选和建立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指标体系,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ESG实践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此外,课题还将考察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在ESG实施过程中的差异,从而挖掘出适宜不同企业特定条件下的ESG实施策略,以期为企业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数字化转型指导。

张晓彬《数字背景下AI技术应用与智慧商业模式涌现机制研究》:数字时代带来海量的数据流、先进的算法和强大计算能力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的发展迎来热潮。制造业作为工业的主体和国民经济支柱,是AI应用场景最具潜力的区域。AI技术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及图像系统、知识图谱以及机器人等数字化技术,极大地拓展人机交互的领域,从而推动AI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此次研究将基于“应用机会—应用能力—实现机制”的分析框架,深入分析数字背景下AI技术应用影响智慧商业模式涌现的路径机制,并基于AI技术与企业异质性价值活动匹配的多元组态路径,分别选取客户资源、业务流程及交易结构驱动主导型案例企业进行分析。

张晓磊《新质生产力赋能我国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逻辑与路径研究》:我国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已成为聚焦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着眼业态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体育文旅产业作为体育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业态亟需新质生产力赋能。我的课题将借助产业融合理论,通过跨学科的实证研究,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系统阐述,紧扣新质生产力驱动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中国现状和国内外经验来展开调查,最终提出新质生产力赋能我国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


打印    收藏
上一条:青春有我 挺膺担当——我校2024年暑期社会实践全面启动
下一条:校党委书记、校长司林胜一行赴河南证监局洽谈交流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豫ICP备13002877号-2

郑东校区:中国·河南·郑州市金水东路180号 文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80号 文南校区:郑州市文化路90号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本网站共访问: